你知道,企業稅收合規成本要多少啊?
當前位置:點晴教程→知識管理交流
→『 企業管理交流 』
有的行業,銷售端的客戶,對發票不敏感,需求開具發票的不多。比如餐飲、比如供應鏈電商平臺、比如農產品化肥、飼料等。 還有就是食品行業,消費者對發票也不敏感,很多也是不要發票的。 客戶不要票,企業就想省點稅,賺稅收利益,隱瞞收入。 行業里大家都不開票,上下游交易都走個人銀行卡。大家都隱瞞收入不交稅。我要是交稅,就沒有競爭力了。 還有的行業,稅收不規范的情況下利潤就只有5%-10%,一旦規范就不賺錢了,都活不下去了,你說怎么辦? 隨著經濟的嚴峻,財政吃緊,國家稅務環境也在逐步規范,還有就是個人銀行卡流水金額大被封卡的情況時有。更有員工舉報的情況。有的企業在內憂外患的格局下不得不要規范了。 一、企業不規范之前 1、采購和銷售不要發票 企業從采購、銷售都是不含稅價的,都走個人銀行卡。也都不開發票。 2、各項費用不要發票 公司的各項其他行政物資、員工工資也不申報不交個人所得稅的、各項費用都是不要發票的,如果是租房,房租也不要發票。 基本上要加稅點的發票,都不要。 3、基本無稅收常識 而且大家的發票意識也很弱,稅收基礎知識基本無。 在這種情況,在上下游都裸價的情況下,公司的凈利潤保持在10%-12%。 二、想要稅收規范之后 1、采購和銷售都要發票 大家都知道,采購貨物,如果要開發票含稅價,要加稅點的,8%-13%。 就是以前采購這個貨物的基礎上,要增加8%-13%,增加了采購成本。 不過你會說,增值稅是價外稅呢?怎么能算成本呢?是的,增值稅是價外稅,你能轉嫁到下游,就是價外稅,不能轉嫁,就變成了價內稅了。 請記住,這一環節,稅收成本是8%-13%。 產品要銷售出去,一旦加上含稅價13%,產品沒有了競爭力,很多產品加不上去,客戶不買單。 有要發票的客戶,說只要普通發票,愿意加1%的稅點。那這里,增值稅只能轉嫁出去1%。上游的8%-13%無法全部轉嫁到客戶。 我們公司的成本就增加了,7%-12%。這是你的合規成本。對企業來說,是有強烈的痛感的。 2、各項成本費用要發票 公司采購各項費用開始要發票了,運費這種都是含稅價,不增加成本。行政物資也基本都是開票的,一般是1%,有些是要不要發票都是一個價格。 房租來了,房租開票是要交增值稅和房產稅的,這個肯定的加點。一般要加9%。 工資要入成本,必須要進行個人所得稅申報,申報就會涉及到個人所得稅,當然這個是員工自己承擔的。這里不討論社保成本。 3、還有企業所得稅 公司有收入,也得有一定的利潤率吧,就算5%的凈利潤率。按小微企業企業所得稅5%,企業所得稅稅負就是0.25%。 如果收入5000萬,交12.5萬。這個已經是最低最低的企業所得稅稅負了。 所以企業的稅收合規成本,起碼在10%-12%左右。合規之后,你的企業還有競爭力嗎?還能活下去嗎? 三、稅收常識 1、公司涉及的稅種和稅率 增值稅:產品,稅率1%、13%;服務,1%、6% 印花稅:(采購金額+銷售金額)*0.03% 企業所得稅:5%(小微)、15%(高吸技術企業)、25%(一般企業) 個人所得稅:5%-45% 公司有土地房子的還有房產稅(每年都交): 房產自用:房產賬面金額*70%*1.2%交 房產出租:租金*12%交 還有土地使用稅:一般按1.5-30元每平米交 以上是常用的。 2、日常生活稅收無處不在 車輛加油,不管是要不要發票,油價都不變。你都可以開發票。 你去買車,我不要發票是否可以便宜一點呢?車輛購置稅10%,必須得交,不交上不了車牌兒啊。 每年你的車要還要繳納車船使用稅,你說我沒交啊,你回去翻一下,你家每年車輛買的保險,保險公司都代收了車船稅的。要買保險就得必須交車船使用稅。 你日常買一瓶農夫山泉礦泉水,不管你要不要發票,都是2塊錢,含稅價。 在中國,價格和稅是混在一起的總金額,一般人是沒有感知的。 普通人只覺得自己和稅的關系只有那點個人所得稅,其他好像都不涉及。其實你的生活所用的任何物品,都是含稅價的,只是你沒要發票,你是稅收最后的承擔著。 沒錯,稅收最終的承擔者,就是老百姓,就是你我他。 餐飲店,你說不要發票,別人就送你一瓶王老吉,因為他省稅偷稅了。 什么免稅呢? 很多農產品免稅、避孕用品免稅、家政公司免稅、殘疾人福利企業免稅等,一般都企業都不免稅的,所以稅收無處不在。 ? 閱讀原文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ZduP2q5S3juXKhPbmRJSMw 該文章在 2025/5/9 14:39:58 編輯過 |
關鍵字查詢
相關文章
正在查詢... |